各单位、各部门: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促进高质量成果持续产出,根据学校年度校级科研工作安排,学校将进一步凝聚方向,整合资源,充分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围绕“四个服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民生需求、服务学校发展)开展协同创新,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现开展学校2025年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2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思政专项类三类。旨在营造良好科研氛围,鼓励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激励创新探索。本次申报不设申报指南,由申报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
(一)自然科学类研究
选题为加强学校基础研究根基,强化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并通过扶持,为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立项奠定基础。
(二)人文社科类研究
选题要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思政专项类研究
思政专项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学工条线教师。选题要以全面推进大思政建设为指导,聚焦党建研究、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走向深入。
二、项目级别、经费、申报资格及年限
(一)重点项目
经费额度:2万元/项(自科类),1万元/项(社科类)。
申报资格: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实施项目研究的能力和时间。
研究期限:1-2年。
(二)一般项目
经费额度:1万元/项(自科类),0.5万元/项(社科类)。
申报资格:具备初级及以上职称,具备实施项目研究的能力和时间。
研究期限:1-2年。
三、各类项目结项要求:
(一)重点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人文社科类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更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篇普通期刊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第一完成人是项目负责人),且论文需在知网、维普或万方任一数据库收录。自然科学类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更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2.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版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著作1部。
3.成果形式为专利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获1项与本课题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
(二)一般项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成果形式为论文的项目:人文社科类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1篇及以上普通期刊论文,且论文需在知网、维普或万方任一数据库收录;自然科学类项目要求项目负责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北图《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更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或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2篇普通期刊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第一完成人是项目负责人),且论文需在知网、维普或万方任一数据库收录。
2.成果形式为著作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出版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著作1部。
3.成果形式为专利的项目,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以湖北恩施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获1项与本课题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2项或外观设计2项或软件著作权2项。
四、材料报送要求
1.项目申请书(附件2)一式两份(专家组评审意见需三位与项目内容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副高及以上专家签署意见并签名)报送至科研处610A。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至科研处廖理老师企业微信。
2.科研处受理项目申报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五、注意事项
1.申报范围为全校在编在岗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按所属学科专业归属二级学院进行申报。
2.6月20日前完成已立项校级科研项目结项工作后可申报2025年度湖北恩施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未结项者不得申报202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
3.学校将根据申报书质量及各学院历年科研项目申报率、立项率、结项率、撤项率等因素确定2025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数。原则上评审组平均分排名后20%不予立项;原则上总立项项目数不超过15项。
4.思政专项类项目申报使用湖北恩施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人文社科类)。
5.区分教研项目和科研项目的区别,此次为校级科研项目申报。
6.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一位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7.研究时限自项目批准立项之日(以学校发文时间为准)起计算,鼓励提前结项。未经申请审批不允许延期结项,项目延期或调整项目组负责人或成员须提出书面申请并经科研处批准。
8.项目结项须同时满足申报通知的结项要求及项目申报书“预期研究成果”要求,否则不予结项。
科研处
2025年4月7日